总论孔氏颖达曰:自此至“则不成”一节,盛明天子霸王,唯有礼为霸王之器,言礼之重也。
案:圣,通明也,通明知也。乾之四德,以仁礼义知为序。孟子四德,以仁、义、礼知为序,与此不同。发
号出令而民说,谓之和;上下相亲,谓之仁;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,谓之信;除去天地之害,谓之义。义与信,和与仁,霸王之器也。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,则不成。正义郑氏康成曰:器,谓所操以作事者。义、信、和、仁,皆存乎礼。孔氏颖达曰:明君在上,民不须营求,所欲之物,自然得之,是在上覆养也。尚书传称民击壤而歌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力何有?是不求其所欲也。天不言而四时行,是信。天地之害,谓水旱疾疫之属,及凡恶事害人者是也。欲作事物,必先利其器,霸王必须义、信、和、仁也。方氏悫曰:除去天地之害,若御大菑,捍大患曰除。又曰去者,人除之而后其害去也。马氏睎孟曰:号令之出,适当人心,而可否有以相
济,和之至也。亲亲”者,仁之始。上下相亲者,仁之终。上有恩以恤下,下有力以卫上,欢然相爱,故谓之仁。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者,有以兴其利也。利兴而其害不可以不去,则又革之,以除去天地之害,谓之义。吴氏澄曰:和仁信义,皆谓施于有政,如器之可操持。苟徒有治民之意,而无此器,则是虽有不忍人之心,而无不忍人之政也。不成,谓不完成也。然四者之器,又须有礼,故虽有政,必有礼以齐之。故下文遂推说礼之功用。
!